澳门梅高美登录_澳门美高梅网址

搜索
你想要找的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栏目 / 媒体关注 / 正文

钱旭红:休闲产业4.0:新文明的载体

AI赋能休闲文旅,超级产业崛起 澳门梅高美登录_澳门美高梅网址领衔产学研对话,共论新赛道新机遇
2025年05月12日

  4月17日,澳门梅高美登录_澳门美高梅网址联合江苏省扬州市、上海市普陀区,举办“休闲:未来的超级产业”研讨会,发挥三方产教融合优势与文旅资源特色,汇集各界顶级专家智慧与产业经验,共同探讨未来人工智能大发展、人类从传统劳动大解放后休闲文旅产业的新地位、新境界、新机遇,形成一定共识、发布会议倡议,为社会发展贡献智慧、为产业升级提供参考、为新文科转型提供支撑。


休闲产业4.0:新文明的载体

■ 钱旭红 澳门梅高美登录_澳门美高梅网址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


  随着人工智能、量子科技等技术突破,人类正迈向物质极大丰裕、闲暇时间增加的新纪元,传统“工具性”劳动逐步被替代,以精神提升和兴趣满足为核心的“目的性”休闲产业崛起为“超级产业”。它不仅是现有产业的延续与提升,更具备自主性、创造性、超越性,将打破三大产业界限,成为新文明的载体。老子、马克思、罗素等对休闲的论述,早已揭示其对精神世界与创造性的赋能,而当下技术革命正将这一愿景推向现实。当生产效率突破临界点,休闲将超越以谋生致富为目的的传统劳动而成为劳动的高级形式:创造和享受新的精神价值,推动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工业从1.0走向了4.0,所谓4.0就是超限融合、智能化,以人工智能、机器人技术、量子技术为驱动力。农业从1.0走向了4.0,它同样体现为超限融合、智能化。社会正在从1.0走向4.0,同样指向更高阶的文明形态。对应到人才培养,当前教育大量产出只掌握“知识点”的2.0人才,正面临被AI替代的风险,亟需转向培养具备思维深度、精神境界的3.0人才,乃至以灵魂影响人类的4.0“超级人类”。

  所谓的休闲超级产业将会是什么样的状态?在我看来,休闲文游4.0进化模型的核心指向一点:重塑人生的意义。

  休闲产业的进化遵循从感官体验到灵魂境界的递进逻辑,1.0为自然文旅,如观光游;2.0为文化认知,如人文深度游等;3.0为精神思维,如极地冥想疗愈、科研体验;4.0则是虚拟与现实融合的超维体验,如量子回溯考古、太空站运行体验、脑机连接意识交互。未来,休闲将突破虚拟与现实、过去与未来的界限,成为科技、教育、医疗等领域的融合载体。

  休闲超级产业的终极意义在于实现人的解放:当机器人承担重复性的物质生产劳动,人类得以脱离物质压力,转向宇宙探索如星际体验、精神创造如梦境编程、意识连接。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神州大地”“神仙境界”,本质是对休闲终极状态的想象,而技术赋能正让这一想象成为可能。休闲产业将重新定义人生意义,推动人类从地球物种进化为宇宙物种,在超限体验中实现文明跃升。

  

打造文旅IP:从文化资源到顶流品牌

■ 乐玉成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原副局长


  扬州拥有历史文化名城、盐商文化、大运河、鉴真东渡等丰富标签,李白、杜甫等文人足迹更是积淀深厚。2023年扬州旅游增速达80%,居江苏第一,但缺乏如西安“大唐不夜城”这样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顶级IP。

  扬州有需要也有条件打造综合性、顶流级的品牌标签。比如,《春江花月夜》被誉为“孤篇盖全唐”,作者张若虚正是扬州人。诗作融合自然、爱情与哲学,具备打造顶流IP的天然基因。建议借鉴《只此青绿》经验,开发沉浸式舞台剧,运用现代技术如AR/VR,展现“春、江、花、月、夜”意境,形成文化与科技相融合、艺术高度与市场价值相结合的标杆项目。同时,纵观扬州历史,诗人李白和扬州很有缘分。李白六次到扬州,《静夜思》据说就是他创作于扬州的青莲巷寓所,李白自号青莲居士并非偶然。可借鉴《长安三万里》,创作动画片、短视频、微短剧,串联二十四桥、青莲巷等地标,构建“李白与扬州”的叙事。后续也可以延伸到杜牧、欧阳修、苏轼等诗人在扬州的足迹,为每个诗人打造独特IP,形成“扬州文人宇宙”,通过碎片化传播触达广大年轻群体。还可以结合AI技术开发互动项目,如淮扬菜制作、漆器/玉雕工艺体验,让游客从“观光者”变为“参与者”,增强文化感知与情感联结。IP打造不必拘泥于绝对真实,可以合理逻辑重构历史故事,通过技术赋能实现“古今对话”。有了这些IP的吸引,一定能够提升扬州成为更加网红的城市,让古城历史“活”起来,让文化“动”起来,让游客“留”下来。


教育赋能:人才培养支撑产业创新

■ 许涛 上海财经大学党委书记


  休闲文化是自我完善与幸福追求的核心维度,兼具“闲而优”与“闲而学”的效益。从经济视角,休闲产业每增收1元可带动相关行业4.3元,就业拉动与产业结构升级效应显著,教育需顺应这一趋势,成为产业发展的底层支撑。

  发达国家已将休闲教育纳入核心课程,如美国的跨学科培养、瑞士的校企双导师制,而我们存在三大不足:首先是专业滞后。高校休闲相关专业设置跟不上产业创新,博士阶段教育稀缺;其次是产教脱节。课程偏重理论,实践教学不足,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错位;再次是国际视野欠缺。国际化课程与合作项目较少,难以对标全球产业前沿。

  为此,我们建议,要整合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开发“休闲经济数据分析”“智慧文旅运营”等交叉课程,培养掌握数字工具的复合型人才。产教融合深化实践,通过建立校企联合实验室、实习基地,引入行业导师参与教学,推动“课堂—基地—产业”无缝衔接,如上海财大“四位一体”通识教育模式的模块化课程设计。

  打破学科壁垒,融合经济学、管理学、心理学、艺术学,构建“休闲哲学”“体验设计”等新兴领域,回应产业对“情绪价值”“精神体验”的深层需求。

  根据《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高校需以国家需求为导向,将休闲产业教育纳入战略布局。上海财大正通过多元通识课程、教学资源整合、第二课堂融合等实践探索,未来应进一步强化国际合作,输出中国休闲教育理念,助力产业向高质量、个性化、可持续方向发展,让教育成为休闲产业升级的“新引擎”。


休闲+农业:形成“打卡—体验—消费”闭环

■ 隋鹏飞 农业农村部国际司原司长


  世界休闲组织认为21世纪是休闲产业作为第一引擎的时代,其融合性、体验性、驱动性将重塑经济结构。尽管发达国家已率先进入,但中国凭借技术红利与消费升级,正加速迈向“工作休闲化、休闲产业化”的新阶段。

  无论是国际经验还是中国实践都证明了这一点。日本、韩国的休闲农业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中国自2005年后高速发展,目前以10%-15%年复合增长率成为全球最大休闲农业经济体。中国的休闲农业模式主要是城市郊区的休闲农业,最典型的上海、北京、成都,其次是围绕特色产业、农业景观、文化遗产、民族风情、农事活动、科技园区、综合体、海洋牧场等。

  举个例子,“青田模式”依托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稻田养鱼”,融合侨乡文化、西餐体验、金融服务,形成“打卡—体验—消费”闭环,将单一农业遗产转化为文旅商综合体。

  再如,宁夏贺兰山东麓以葡萄酒庄为载体,整合农科、文博、体育、景观,打造“葡萄酒+”产业集群,填补中国农业科普空白,实现从种植到文旅体验的全链条升级。

  中国引领休闲农业拥有五大自信。包括农耕文明底蕴,22项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188项国内遗产,开发潜力巨大;大国农情实践,乡村振兴与农业现代化工程积累丰富经验,为创新提供土壤;休闲趋势把握,智能化、个性化、多元化发展契合全球潮流,“大智慧+小聪明”模式灵活适应市场;国际合作优势,合作对象广泛,从高端技术到普惠项目,形成“万花筒”式协同;举国体制保障,政策响应高效,可集中资源突破关键领域。

  休闲农业不仅是经济产业,更是文化传承与乡村振兴的载体,中国需以自信与底线思维,推动农业从“生产驱动”转向“休闲驱动”,在全球休闲时代占据引领地位。


休闲文化产业:从历史底蕴到当代创新

■ 张捷 南京大学旅游研究所所长


  “休闲”或称“闲暇”,可以从时间、活动、心态、泛义四重维度定义。作为跨文化、跨经济、跨心理的综合体,闲暇休闲产业具备成为超级产业的基因,其核心是满足人类对“自由时间的意义建构”。中国传统休闲文化重伦理、重内涵、重可持续,表现为“琴棋书画、诗词曲赋”等文艺雅娱为代表、节庆社戏等的集体记忆、“心境式”的精神体验。

  扬州作为中国古代休闲重镇,古琴有广陵琴派、餐饮有淮扬菜系、绘画有扬州八怪,扬州诗词曲赋更是成千上万,可以深度发掘和产品化。例如,中国洞箫文化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且历史记录和考古记录双全、具有独特乐理音律的乐器,然而目前国内将其与旅游休闲结合相对薄弱,国际上由于日本对尺八(洞箫的一种类型)的推动形成了尺八是日本乐器的刻板印象。对此,扬州可以将“古乐+箫文化”着重从传统六孔洞箫角度推介IP,将“玉人吹箫”转化为可体验、可传播的文化符号,以此突破中国洞箫面临的遗产断层。又如,打造“沉浸式夜游瘦西湖”“淮扬菜文化工坊”,让游客在互动中感受“慢生活”哲学,打造“中式休闲”典范。

  如今,休闲有很多新课题值得研究,比如大数据催生手机游戏、红包等泛休闲产品,也带来手机依赖、现场感失落;生成式AI挑战诗词创作等传统休闲形式,需在创新中守护文化根脉。大妈舞、暴走团等现象反映休闲空间分配矛盾,需通过城市规划(如专属活动区)、技术手段化解,体现休闲产业的社会治理功能。扬州应该在这种城市休闲空间规划中引领新的广陵潮。

  休闲是人类进步的重要构成,培根的名言“知识就是力量”,后面还有一句“知识是幸福的源泉”,即我们要重视人的精神提升。休闲的大众性、复合性、多元性、广泛性、包容性,涉及了社会、经济、文化、技术、城乡空间等很多方面,具有未来超级产业的潜质。休闲是人类进步的幸福源泉,扬州作为历史与现代的交汇点,应依托深厚的文化底蕴与技术赋能,成为中国休闲文化的“展示窗口”与超级产业的“弄潮儿”,让传统智慧与当代创新在休闲体验中实现美美与共。


AI时代文旅转型:开拓新价值空间

■ 钱建农 复星旅游文化集团终身荣誉董事长


  随着AI替代劳动,大量的重复性工作消失,人们的闲暇时间膨胀,催生“闲极需娱”的刚性需求。同时长寿社会来临,漫长人生需休闲产业承载精神寄托,“超级产业”定义精准概括其必然性。

  休闲产业已从旅游、娱乐延伸至低空经济、谷子经济、宠物经济、机器人伴侣等,资本热捧“国产乐高”布鲁克、泡泡玛特,预示其成为“资本新宠”,未来将涵盖澳门梅高美登录_澳门美高梅网址非传统领域,重塑经济版图。休闲产业的新质生产力,只能在“科技-资本-产业”三者的交集地带产生。

  AI技术与休闲产业的相互塑造,将决定人类休闲的大走向。人工智能技术会变革塑造休闲产业的全链条,休闲产业的应用场景会反哺和塑造人工智能的走向。休闲产业和AI技术是相互塑造的过程,所以休闲产业会牵引AI技术大增加,相互决定人类休闲产业的大走向。

  休闲产业供给侧价值从低到高为“产品价值<服务价值<情绪价值”,未来“情绪价值供应商”将成市值王者,如沉浸式剧场、心理疗愈体验;休闲产业本质是新技术集成应用平台如脑机接口、元宇宙,而非单纯消费产业,需以科技思维重构业态;中国首次将文旅定义为支柱产业,而休闲产业将超越地域,成为“人类首位产业”,重新定义经济增长与人生乐趣。

  休闲产业不止消费产业,它实际上是科技产业。新技术诞生新的休闲产品,新的休闲产品通过新的传播手段、传播渠道,诞生新的休闲产业业态,整个过程驱动变革和推动着休闲产业发展。

  我建议,华东师大聚焦休闲产业的技术研究、产业研究、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率先打造“人类休闲产业第一高等学府”,抢占教育制高点。

  此外,我建议扬州市把休闲产业定位为首位产业,制定中长期规划,整合历史资源与科技体验,从“文化名城”升级为“休闲之都”,成为超级产业的实践标杆。


产业逻辑解码:提升教育和研究水平

■ 王明夫 和君集团董事长


  AI加速替代传统劳动,未来社会将从“工作中心”转向“自我实现中心”,闲暇时间激增催生文旅需求爆发。尽管存在“无条件基本收入”等设想,但文旅作为满足精神疗愈、自我价值的体验经济,注定成为后工作时代的“第一大产业”,其核心是解决人类“如何度过自由时间”的终极命题。

  中国文旅产业面临结构性挑战。传统旅游产品同质化率达85%,度假产品供给缺口达67%,年消费外流超2000亿元,高端酒店市场外资品牌占主导,服务贸易逆差显著。产业数字化渗透率不足40%,依赖“景点打卡”模式,缺乏如三亚亚特兰蒂斯般的创新标杆,急需开发城市度假、乡村微度假、银发旅游等新兴领域。聚焦智慧旅游、沉浸式体验、康养度假等赛道,避免重复建设,以“机会成本”思维抢占新蓝海。

  文旅产业转型需要教育和人才培养体系先行。要改变中国的现状,除了业态创新、改变投资方向之外,实际上最根本的在于提升教育和研究水平。

  华东师大休闲文旅产业研究院应运而生,定位为立足上海全球一流的休闲产业研究院,主要有智库研究、咨询服务、人才培训、国际合作等五大功能,打造一流研究成果、一流人才培养、一流咨询服务、一流孵化平台。

  未来,文旅需超越物理空间,成为连接科技与人文、现实与虚拟的意义载体,而华东师大研究院的成立,正是以教育创新推动产业变革,助力中国从文旅大国迈向文旅强国,在AI时代为人类价值重构提供“中国方案”。


阅读原文


来源丨文汇报 整版

编辑丨王越月

编审丨戴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