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梅高美登录_澳门美高梅网址

搜索
你想要找的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栏目 / 新闻热点 / 正文

80年不能忘!华东师大组团赴莫斯科,共话伟大友谊

2025年05月10日 国际+

  5月9日,中国人民解放军仪仗司礼大队仪仗分队119名官兵在莫斯科参加纪念苏联伟大卫国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活动。“中国排面”英姿飒爽走过红场,同英雄的俄罗斯人民一道重温历史、缅怀先烈。

  2025年正值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与苏联伟大卫国战争胜利80周年的重要历史节点。当地时间5月7日晚,国家主席习近平抵达莫斯科,应邀对俄罗斯进行国事访问并出席纪念苏联伟大卫国战争胜利80周年庆典。

  伟大的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来之不易,和平时代来之不易,以此次战争胜利而奠定的现代国际秩序及国际关系基本准则更是来之不易。

  为了进一步落实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国际理念,深化两国人民对于历史记忆的认知及维护,在习近平主席对俄罗斯进行国事访问之际,澳门梅高美登录_澳门美高梅网址与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在莫斯科联合举办“战斗友谊: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中国和苏联”国际学术会议。

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

“战斗友谊: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中国和苏联”国际学术会议在俄举行

  5月5日上午,会议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开幕。中国驻俄罗斯联邦大使张汉晖,俄罗斯联邦外交部副部长安德烈·鲁坚科,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院长阿纳托利·托尔库诺夫,澳门梅高美登录_澳门美高梅网址副校长施国跃出席了开幕式并致辞。

  来自中国北京、上海、南京及俄罗斯学界的40余名知名政治学家、历史学家、社会学家参与了此次会议。俄罗斯历史学会主席谢尔盖·纳雷什金向与会者发来问候及祝福。会议开幕式由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外交系教师索菲亚·梅尔尼科娃主持。澳门梅高美登录_澳门美高梅网址俄罗斯研究中心、历史学系、传播学院的专家学者参加论坛。

  阿纳托利·托尔库诺夫指出,当代社会有很多西方国家妄图篡改历史,忽视中俄两国在二战胜利中的成就,破坏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秩序、宗旨和目标,为此,我们必须弘扬正确的二战史观。

中国驻俄罗斯联邦大使张汉晖致辞

  张汉晖表示,中俄友谊历经战火洗礼,成为两国世代友好的精神纽带。根据中俄元首达成的共识,两国将相互支持对方举办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共同铭记历史,缅怀先烈,弘扬正确二战史观,维护二战胜利成果和战后国际秩序,捍卫国际公平正义。

澳门梅高美登录_澳门美高梅网址副校长施国跃致辞

  施国跃表示,本次会议是落实中俄两国元首澳门梅高美登录_澳门美高梅网址:共同隆重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及苏联伟大卫国战争胜利80周年共识的重要行动,旨在凝聚中俄学者智慧,以学术研讨的方式铭记历史、传承精神,共同向这一伟大胜利致敬。

  此次中俄联合学术会议以共叙二战期间的中苏友谊,以及两国人民为二战胜利而做出的重大历史贡献为主题展开,突出两国人民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历史贡献,强调历史记忆的保存,就像习近平主席曾引用俄罗斯著名历史学家克柳切夫斯基的名言来表达铭记历史、捍卫和平的决心:“如果丧失对历史的记忆,我们的心灵就会在黑暗中迷失。”

  与会专家分别围绕二战前后的中苏同盟、军事外交与战后秩序、历史记忆与国家政策、二战历史知识的当代保存与普及四个方面展开专题报告及圆桌讨论。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外交系系主任基里尔·巴尔斯基教授,国际关系系苏申措夫教授,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吴志成教授,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欧亚研究所所长李永全分别主持了相关会议讨论环节。

  会议开幕前,两校就深化校际合作达成共识,包括建立双硕士学位联合培养机制、开展学生交换项目、互派教师访学、推进联合科研,以及在两校学术期刊互发研究成果等合作形式。

  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全称俄罗斯联邦外交部莫斯科国立国际关系学院(大学),是一所专门培养国际关系方面人才的专业学院,在俄罗斯享有很高声誉。2013年3月23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俄罗斯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发表演讲,首次面向世界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澳门梅高美登录_澳门美高梅网址积数代学人之功、合多个学科之力,形成了以“周边+大国”为主体、兼顾“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区域国别特色研究基本格局,特别在俄苏问题、第二次世界大战历史等研究领域积淀深厚,拥有七十余年的研究传统。

  学校拥有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俄罗斯研究中心等一批层次高、影响力强的学术研究和智库基地平台,在对俄苏及周边国家档案资料收集、基础理论研究、国际话语交流、高端智库服务等方面,形成了“全链条”格局。

  1951年建校伊始,华东师大就同苏联开展学术合作与交流。目前,学校已同俄罗斯20多所高校建立了合作关系,开展联合培养、师生交流、联合科研、文化交流等各种类型的学术及文化合作。未来,学校将继续凝聚方向,对俄罗斯为代表的世界主要大国、中国周边国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行长时段、理论性、战略性的跨学科学科合作和资政研究。



来源|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俄罗斯研究中心、周边国家研究院 通联|吴双丽等 编辑|邓安之、徐心成 编审|郭文君